珠农老杨的期盼
站在百亩水田边,珠农杨吉松既有着对丰收的憧憬,又有着一丝对未来的担忧。他担忧的是面对着越来越小的利润空间,养蚌育珠往后还能走多久
年近50岁的老杨是迎江区长风乡的一位珍珠养殖户。这一行,老杨已经做了二十年,算是个“老手”了,他经历了珍珠养殖业的几度兴衰。
老杨原先从事客运运输行业,后来经一位浙江熟客指引,他开始转行到珍珠养殖。老杨卖了客车,找亲戚凑了钱,租了块荒地,把它开垦成池塘,大张旗鼓地开始了他的新行当。起早贪黑,每天在躺椅上睡个囫囵觉……工夫不负有心人,河蚌成熟后,老杨赚到了第一桶金。
老杨回想起上世纪90年代中期珍珠的价格仿佛是一场梦,他说:“当时一斤卖到1800元,现在真是想都不敢想。”当时正值珍珠养殖业最诱人的时候,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农户投入到这让人眼红耳热的行业中来,长风乡曾出现“无水不蚌”的养殖局面。
好日子过了八年。由于很多的人涉足珍珠养殖业,珍珠的产量扶摇直上,市场行情开始走低,每斤跌倒三、四十元。老杨凭借着几年前打下的经济基础,咬着牙硬撑着。撑了三、四年时间,市场复苏,珍珠价格又回升到150元一斤。
目前,长风乡里1.3万亩的水面,用于珍珠养殖的就达到7000亩。但由于后期加工技术不够,长风乡的珍珠还只能停留在简单的原材料交易上。老杨经常和其他珠农探讨,开发珍珠系列产品、增强产品关联度、拉长产业链、拓展发展空间是实现珍珠产业高附加值的唯一途径。
长风乡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陆渊告诉记者:“乡里正在进行水产养殖情况摸底,一方面,想摸索高端渔业养殖,另一方面,希望在珍珠的精加工上做些文章,不仅是食品、工艺品,还可以在化妆品、药品、营养品等领域大胆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珠农老杨也在期盼着,长风的珍珠从阡陌纵横的水网间走出,在更广阔的市场大放异彩。
相关新闻
- 七旬老人悉心照顾瘫痪妻子20年(2014-4-28 16:56:34)
- 手机拍下条形码照片也能开储物柜(2014-4-28 16:56:18)
- 入室行窃被屋主抓个正着(2014-4-28 16:56:01)
- 毒贩利用网络游戏积分交易毒品(2014-4-28 16:55:41)
- “醉驾”被罚 取保候审期间又贪杯(2014-4-28 16:55:08)
- 枞阳一对父女志愿捐献眼角膜(2014-4-28 16:54:38)
- 本周宜城天气唱“晴歌”(2014-4-28 16:42:32)
- 驾驶员交通违法将入“黑名单”(2014-4-28 16:40:05)
- 拒绝盗版 共筑未来(2014-4-27 16:53:13)
- 湖滨路乱象亟待整治(2014-4-27 16: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