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信息资讯门户网站——www.aq365.com
网站首页 | 信息资讯 | 网上商城 | 企业黄页 | 人才市场 | 供求信息 | 房产交易 | 二手市场
消费e店 | 时尚生活 | 在线影院 | flash动漫 | 笑话频道 | 真情交友 | 电子相册 | 博客日志
您所在的位置:安庆热线> 浏览正文
悬疑尽解 2005年中国经济在“争辩”中从容谢幕
www.aq365.com  发布:2006-1-3 3:57:27  来自:转载  浏览:次
新华网北京1月1日电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消费物价波澜不惊、企业利润增长率下降、贸易顺差创历史新高……2005年的国内经济在一连串“超乎寻常”的表现中“制造”了几多悬疑。

  在今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冷”或是“热”,这两个宏观经济难以承担的话题,竟会如此迅速地转换。即使在最沉稳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眼中,也难于决断:中国经济是趋热还是趋冷,是“通胀”还是“通缩”,经济学界曾经对此判断不一,争论激烈。

  365天的日历即将完全翻过,一个个意味深长的经济指标、数字也逐一“落袋”。在公众的期待和世界的注目中,2005中国经济在这个岁末终于消解争辩,从容谢幕。

  9.4%的增长背后:平稳而不平淡

  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为9.4%,上半年为9.5%,前三季度为9.4%,根据国家发改委预测,全年中国GDP增长将达到9.4%。

  今年的宏观调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针对性和有效性显著提高,既解决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同时又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增长,宏观调控的手段更加成熟。

  依然是9%以上的高增长,但“含金量”却大不同,增长的结构性变化最引人注目:去年年初中国经济基本上都是靠投资拉动,但今年投资增速下降,外贸的增速明显上升,消费平稳增长,消费和投资之间的矛盾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在合理调整中继续实现了高增长,经济运行发展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得到提高和改善。

  “从增长与通胀的组合来看,今年是1998年以来最好的一年,经济在实现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既无通胀又无通缩的较理想状态。”国家发改委经济形势研究室主任王小广说。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也成为这一年宏观调控成功最好的注解。

  2%的物价涨幅:百姓得到了实惠

  尽管各种最新的数字仍在不断汇总之中,但国家发改委此前发布的预测已经明确显示:今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不超过2%,物价整体平稳。

对于大多数中国普通百姓来说,身边柴米油盐的价格保持平稳是最实惠的事,2005年无疑让百姓感受到了这种实惠。从一季度的2.8%、上半年的2.3%,回落到前三季度的2%。今年前11个月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仅为1.8%。

  在经济学家眼中,CPI涨幅逐季放缓,却是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指标,预示着经济趋“冷”的迹象。贯穿今年大多数时间的经济“冷热之辩”也缘于此。经济学家的担忧不无道理,由于产能过剩,中国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毫无疑问面临着通缩的压力。尽管短期来讲,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出现通缩的现实,但从中长期来讲,中国仍存在着通货紧缩的风险。

  26.1%的投资增长:投资结构得到改善

  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一直是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今年,产能过剩成了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中央遏制过度投资的手一刻也没有放松。

  虽然最后的统计结果尚未“敲定”,但根据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数据显示,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1%,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实现过度投资“减速”来之不易。今年,中央较好地落实了对固定资产投资“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使投资增速逐渐趋向合理的增长区间,投资结构得到改善。一方面,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低水平扩张势头得到抑制;另一方面,能源、运输、社会公共事业和农业等国民经济薄弱环节的投资得到加强。

  特别是作为这一轮国内需求扩张中领跑产业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长达五年的加速增长后,2005年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投资性需求开始明显减弱。让普通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房价,涨幅也在逐渐平稳回落。

  9600亿斤粮食:夯实农民消费基础

  2005年,由于中央支持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实现连续两年增产增收的喜人局面。年末传来的消息显示,中国今年粮食产量预计超过9600亿斤,增产291亿斤。农业部预计,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上年增加300元以上,实际增长6%左右。

2004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今年在较高起点上又实现6%左右的增长,农民收入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正在改变。

  农业、农村、农民的“利好”在“十五”最后一年带来的意义是重大的:粮食产量的增长,表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带动农村消费结构稳步升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要将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而增产增收的局面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打下基础。

  1000亿美元顺差:净出口强力拉动经济增长

  当商务部10月公布报告预测,2005年中国累计贸易顺差将接近1000亿美元的时候,多数人的反应或许可以用“瞠目结舌”来形容。

  1000亿美元顺差意味着什么?这一数字,将创历史新高,超过历史上顺差最高年份1998年的1倍还多。在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巨额贸易顺差发挥了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净出口一跃成为今年GDP增长的主力军,中国以强势姿态融入世界经济。

  但巨额贸易顺差是把“双刃剑”。外贸顺差大幅增长已经引发了频繁的贸易摩擦,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成本和难度,同时,过度依赖出口也将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005年中国经济在收获诸多欣慰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近忧”与“远虑”。但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表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完善等一一已纳入国家明年经济工作任务中。

  中国经济在2005年走过峥嵘岁月后,已经开始接受2006年的考验。(肖敏、王宇)

(编辑:郭彪) 打印】【关闭】【顶部
+ 相关信息咨讯

·悬疑尽解 2005年中国经济在“争辩”中从容谢幕
·
发改委官员:初步预计去年中国经济增长9.8%
·望江县立足追赶谋划“十一五”
·太湖县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妮可赌城预支蜜月 婚期抢在前夫阿汤哥前[图]
·林志颖下战书赛车 房祖名秘训誓赢小志[图]
·怪病缠身屡次传死讯 郑秀文网上驳斥谣言[图]
·韦唯带着仨儿子回北京了 打算去便宜坊吃烤鸭[图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学生联谊会爱心情暖贫困女童
·六安:嫌疑人先后拐卖4名痴呆妇女 获利2000元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安庆热线”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