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日报2月22日讯 昨日,《马鞍山港口总体规划》(2003—2020)审查会召开,并获得专家组审查一致通过。到2020年,马鞍山港将规划建设为七个港区和一个物流园区,年吞吐量达到7301万吨。来自交通部以及省内外的专家对规划进行了审查。市长姚玉舟、副市长刘卓军、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任建华和省交通厅副厅长梅劲参加了审查会。
马鞍山港1993年货物吞吐量为448万吨,2003年为1229万吨,年均增长率10.6%,2005年更是突破2000万吨,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马鞍山港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吞吐量增长势头迅猛,马鞍山港作为安徽的主要出海口岸,已不能满足吞吐量增长的要求,对马鞍山港进行新的规划已成为迫在眉睫的要求。
该规划按照符合我市经济、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沿江经济开发的需要,通过对经济腹地运输需求的调查研究,将港区功能进行了合理划分,力求将马鞍山港建成达到水陆域布局合理,港区岸线合理利用,建设一个为经济腹地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多功能、现代化港口。建成后的马鞍山港将分为慈湖港区、中心港区、人头矶港区、太平府港区、江心洲港区、姑溪河港区和采石矶港区(旅游客运区)以及江心洲港口物流园区。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全港的吞吐量分别达到5886万吨、6674万吨和7301万吨。马鞍山港按照规划建设成功后,将成为马鞍山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主骨架,发挥其作为安徽省物资运输主要出海口之一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其作为全国内河主要港口的地位和作用,促进腹地内交通运输与外向型经济发展。
审查会上,市长姚玉舟指出,马鞍山港对我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急需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此次对马鞍山港进行总体规划,标志着马鞍山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对港口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金松、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