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庆市有这样一个三口之家:父亲3年前患了左肺损毁慢性结核病,母亲不久前又得了尿毒症。12岁的小学毕业生小俊恳求记者:“叔叔,我会刷盘子,你帮我找一个工作吧。” 在市吕八街40幢302室,记者看见下岗女工莫家芳的12岁儿子小俊在暑假期间写下的两篇书信体日记。一篇是写给一直关心着他的小学班主任老师的;一篇是写给他的父母的。“老师,我想对你说,我小学毕业后可能就要辍学了,因为爸爸得了3年的重病,家里经济非常非常的困难,靠我妈妈打短工养家糊口,现在她又得了病,不知重不重。晚上,我看见妈妈疲劳的样子很伤心。”“爸爸、妈妈,我不需要你们有多少钱,我也不需要吃好的穿好的,只要你们健康,我就很高兴。我不会乱花钱的,我要好好学习,让爸爸、妈妈高兴,到我长大的时候,你们的病就能治好了……” “有好几次我们感觉自己快要承受不住了,我们是他的父母啊,我们不能不管他。”郭良贵、莫家芳夫妇流着眼泪对记者说。 郭良贵、莫家芳夫妇原是市造纸厂的工人,2002年7月,夫妻二人同时下岗,那年儿子小俊才8岁。下岗后不到几个月,家中便遭不幸:郭良贵肺部患上了“损毁慢性结核”病。“为了给丈夫看病,家里花完了所有的积蓄,还东挪西借了1万元。”莫家芳对记者说:“那个时候,我感觉天就要塌下来了。幸好儿子很懂事,不但帮助我做家务,放假时还陪我一起贩点小菜到市场上卖,赚些生活费。儿子几个月都吃不到一餐鱼肉,从不叫嚷。有时好心的邻居送点好吃的,他都转给身体不好的爸爸吃。有好几次,我感觉自己快要承受不住了,我甚至不敢看孩子的眼睛,不敢和孩子说话。” 然而,祸不单行,今年7月初,莫家芳突然发现自己的身上开始浮肿,当初还以为是累的,“可是没想到,医院的检查结果竟然是尿毒症,住院不到一个月就花了3万元的医疗费。这些钱都是向亲戚东挪西借的啊!”莫家芳坐在床边不停地擦拭眼泪。尿毒症的最好治疗方法是换肾,但对于这个三口之家而言,换肾的医疗费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一贫如洗的她最终选择了做透析治疗。即使这样,每周仍要花700元的透析费。为了救妻子的性命,郭良贵停了已吃了三年的药。 “小俊很懂事,从来不要钱花,家里的不少东西都是小俊用卖废品的钱买回来的,作业本即使用完了,也舍不得扔,都是整整齐齐地放在那里,积攒在一起再去卖。”小俊的舅舅莫家平对记者说,今年端午节,莫家芳给了小俊一元钱,让他在上学的路上买一个粽子吃,但那钱至今也没有花出去。“妈妈、爸爸不吃,我也不吃。”虽然那天是端午节,但家里吃的依然是馒头和咸菜。 “叔叔,我会做饭,还会烧汤,你看能否给我找一个打工的地方,刷盘子也行!”记者在离开他家的时候,小俊求记者帮他一件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