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个小吃摊“围堵”医院后大门
近日,本报陆续接到一些市民反映,称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段,市立医院后大门外聚集了不少小吃摊,本就不宽敞的人行道几乎被堵得严严实实,行人难以通行。这种现象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一直无人过问。希望有关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还路于民。
【反映】
小吃摊“围堵”医院后大门
7月28日上午,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说,市立医院后大门旁的人行道上,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段,有许多流动小吃摊密密麻麻地排在那里,将本就不宽敞的人行道堵得严严实实,行人很难通行。
“市立医院处于市中心的位置,周围是居民区,居住人口稠密,每天早上都有大量市民从市立医院后大门孝肃路上通行。”胡先生说,由于这里人来人往,加上医院病人家属较多,早点生意十分红火。于是,一些卖早点的摊贩就将小吃摊随意摆放在医院后大门的人行道上,有的摊贩还将摊位摆放到机动车道上,使得这里的交通成了“肠梗阻”。
“小吃摊摆放在医院后大门占道经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胡先生说,许多病人家属每天三餐就在这些小吃摊上随便买些充饥,尔后便留下满地垃圾,影响市容环境卫生。
【现场】
生意红火,垃圾乱扔
7月29日上午7时20分,记者来到市立医院后大门。约3米宽的人行道上,小吃摊密密麻麻地挤占在人行道上,生意十分红火。记者看到,一些食客直接蹲坐在医院后大门前的台阶上吃东西,使用过的一次性碗筷随手丢弃。
在现场,记者看到有20多个摊位无秩序地摆放在市立医院后大门旁的人行道上。记者从中穿过时,都需不断地说:“请让一下”。即使这样,记者也只能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通过。
记者注意到,许多过往行人路过此处时,直接拐到机动车道上,绕道而行。此时,正是上班高峰时段,孝肃路上的机动车辆特别多。“因行人在机动车道上行走,被电动车撞到或刮擦的交通事故经常发生。”市民许先生说。
采访中,行人李先生告诉记者说,这段道路经常有城管执法人员来此管理,还有医院保洁人员在此清扫保洁。“但一看到城管执法人员离开,摊贩们便推着餐车过来,继续占道经营。”
市民杨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市立医院后大门呈现出脏、乱、差、堵“四大顽症”,这与我市正在创建的省级文明城市相悖。希望相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还路于民。
【市立医院】
一直在管理,情况有好转
7月29日上午,正在市立医院后大门经营小吃的一位摊贩告诉记者说:“像我这样卖小吃的,属小本生意。如果租门面经营,根本付不起房租,只能随大流,在这里摆摊。”
“大家都是来‘抢’位置的,谁早到谁就能占到好位置,生意也会好些。”一位摊贩边给食客准备食物边对记者说,其实他们也不希望堵塞人行道,也想规范经营。“看到别人都在抢好位置,自己自然也不甘落后。”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说,我市早就实行了“门前三包”责任制,要求沿街各单位、各经营业主按规定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并按照责任书的要求,履行职责。
市立医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常有一些小吃摊在医院后大门占道经营。“小吃摊多了,人行道就被堵得严实,尤其在早晨7点和中午11点时段,这些摊贩趁人流量多时,在这里(占道)经营,这不仅影响过往行人的通行,也对来市立医院就诊的病人造成了不便。”
“我们每天都安排保洁人员对医院后大门进行勤打扫,并要求医院保安人员劝阻摊贩。”这位负责人说,由于医院方没有执法权,只能以劝阻为主。前几天,医院保安人员在劝阻摊贩不要挤占路面时,被个别摊贩给抓伤了。另外,还有一位城管执法人员在不久前依法管理时,也被一位摊贩弄伤了手指,在市立医院缝了几针。
这位负责人说,他们已将市立医院后大门小吃摊占道经营的情况向市交警支队二大队和市城管部门进行了反映。“医院、城管和交警部门三家单位目前正在共同治理,医院后大门小吃摊占道经营情况比以前有所好转。”
“我们没有执法权,以前看到这种情况,都以劝导为主,但没有作用。”市立医院物业公司何经理告诉记者说,他们下一步将紧密联系交警和城管部门,加大对市立医院后大门的管理力度。
【城管部门】
堵、疏结合,创新管理
对于市立医院后大门小吃摊占道经营的情况,市城管执法局四大队三中队李队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17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道路范围内和公共场地开办集贸市场、摆摊设点、出店经营、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它设施。“市立医院后大门小吃摊占道经营,已经违反了城市管理规定。”
“我们曾多次对市立医院后大门小吃摊占道经营进行监管,并将其列入重点监管范围。”李队长说,但这些摊贩与城管执法人员“打游击”。“虽然通过多方监管,市立医院后大门小吃摊占道经营有所好转,但仍然达不到市容要求的标准。”
“在强制管理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下,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仅仅靠强制驱赶的方式,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市立医院后大门脏、乱、差、堵‘四大顽症’。”李队长说:“在城市管理中,一方面需要城市整洁有序,又要照顾到小商贩的生存,还要考虑到一些市民的需求。城市执法者如何在市容市貌和民生诉求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和谐统一的办法,改变简单的排斥、驱赶的旧手段,考虑到管理人性化,从保护弱势群体,方便市民生活着想,变硬堵为巧疏,变无序为有序才是当务之急。”
李队长说,经过他们现场调查,提出了一套待批的管理方案:首先,对这些摊贩进行一次全面摸底,对家庭困难、残疾的摊贩,进行编号,允许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轮流摆放摊位,一天只能摆放10个摊位;其次,对一些“符合要求”的摊贩进行规范管理,对不按规范摆摊设点的摊贩,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给予行政处罚,第三次取缔。
图为众多小吃摊挤占人行道
作者:汪秀兵 黄有安
相关新闻
- 21.6吨液化气槽罐车侧翻(2013-8-1 15:22:15)
- 烧烤乐极生悲 酒精爆燃伤人(2013-8-1 15:21:38)
- 吸毒生幻觉刀捅母亲 忤逆子被强制戒毒(2013-8-1 15:21:12)
- 一烤鸭店液化气罐突然起火(2013-8-1 15:16:16)
- 上坡转弯不慎 货车翻坠山下(2013-7-31 11:50:59)
- 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 4400元现金失而复得(2013-7-31 11:50:29)
- 电梯故障一人被困(2013-7-31 11:50:09)
- 丈夫讳疾忌医 妻子无奈离婚(2013-7-31 11:49:44)
- 假离婚吓唬丈夫 真离婚吓倒妻子(2013-7-31 11:48:32)
- 天气炎热谨防“高温病”(2013-7-31 11: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