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记者行:茶季“三问”杨头茶
清明期间的连日雨水天气,在桐城山区黄甲镇杨头村,一片云遮雾绕,恍若仙境。自那以来,王忠平每日的手机几乎被打爆,他不断重复着一句话:“只要不是水草,都可以摘。”
王忠平是杨头村人,2006年牵头成立了有机茶专业合作社,近10年来,每到茶季,他就带领日益壮大的社员队伍抢天时采茶、制茶。
入社茶农增收几何?
4月15日,在有机茶专业合作社,王忠平向记者介绍道,清明前几天和谷雨后几天,是杨头村产制高档茶的“黄金时节”。合作社的近1900亩茶园次第采摘,头批茶———桐城小花特一级、特二级干茶可产1500斤左右。“如果按质论价,头批茶每斤至少1000元,但杨头茶品牌不太响,我们给销售商的价格是每斤500多元。”王忠平说。
对于“摘早是个宝,摘迟是根草”的茶叶来说,茶价和茶农的收入与茶树的品种、气温日照关系“成正比”。“风调雨顺的年头,干茶的品质档次、价格档次才拉得开,茶农收入才能稳定增长。”最近几年来的茶季,春旱、春冻、暖春、连阴雨频繁光顾,但入社茶农每年仍可增收15%—25%。王忠平预计,今年茶季如果一直天气正常,合作社的总产值可达280万元,比去年净增40多万元。
入社茶农为何增收?
杨头村地处桐城最高峰———大徽尖脚下,全境平均海拔约800米。200多户人家散布在几条山谷中,种茶、卖茶曾是他们的祖业、主业。地利、人勤,该村一直是桐城小花茶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地。
子承父业的王忠平亲历当地制茶工艺由手工到机制的变革和茶树品种的改良,也为杨头茶农各行其是导致的恶果———“茶好价不优”而痛心。2006年,他在合作社15户农户中统一鲜叶采摘标准、统一加工和销售干茶、扩大和认证有机茶园,茶叶品质和价格顿时上了“大台阶”。
在扩基地、定标准、创品牌的同时,合作社又面向入社茶农新增了两项服务:统一茶园种植和管理、统一人员培训。入社茶农纷至沓来,增至100余户。
怎样带动更多茶农入社?
2011年,杨头有机茶专业合作社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茶叶十大专业合作社”。怎样才能带动更多茶农?王忠平一直在思考。
据测算,新辟一亩茶园总投入4500元,7至8年后茶园进入丰产期,每亩纯收入1500-2000元,远没有外出务工“来钱快”、“来钱多”。王忠平告诉记者:“40岁以下的杨头人很少务茶,每年能新增50亩茶园,已经可以了。吸引年轻人务茶,关键是节本增收。”
市场拓展方面,合作社在乡镇和市区共设了6个茶叶专卖店,提升利润空间;降低生产成本方面,发展茶叶大户,为他们垫资购苗购肥。王忠平算了一笔账:“上面给合作社的政策补贴每年约2万元,合作社不借不欠社员一分钱,反而倒贴有机茶园认证费、茶苗和饼肥运输费、商标冠名费等共4万余元。一旦‘种茶的不如制茶的、制茶的不如卖茶的’这一现状得到改变,我们就能大有作为!”
“茶是活的,务茶的人更要灵活。”王忠平说:“合作社会有兵强马壮的那一天。”
相关新闻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连续两月处在“1时代”(2015-4-18 21:09:56)
- 宿松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2015-4-16 18:32:31)
- 宜秀区专题培训乡村两级党务工作者(2015-4-16 18:32:17)
- 下月起我市将开展“食品药品网剑”行动(2015-4-16 18:25:52)
- 新春记者行:小小茶叶做出“经济大文章”(2015-4-16 18:25:40)
- 安庆迁陕后裔清明寻根故事多(2015-4-16 18:25:20)
- 女儿一出生就有精神残疾 老母亲36年细心照(2015-4-16 18:25:06)
- 一键呼叫十户联防“一呼九应”——开启农(2015-4-16 18:24:49)
- 新洲乡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长江孤岛”(2015-4-16 18:24:34)
- 新春记者行:八旬老人热心为村民调解矛盾(2015-4-16 18:24:21)
更多新闻排行
新闻推荐
- 小学生入学年龄今年是否有变化?
- 春分节气如何养生?
- 安庆50万尾“鱼宝宝”放流长江
- 花了钱为何无法停车?购买小区车位有讲究
- 安庆迁陕后裔清明寻根故事多
- 8年的不离不弃只为有一个完整的家
- 子女买房能否提取父母住房公积金?
- 小玫瑰带来大收益 深山玫瑰园里的致富经
- 棉花地改种瓜蒌籽 “瓜蒌大王”王西顺
- 进厂道路被挖断强逼砖厂搬迁 杨桥镇政府:
- 2015年企退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工作开始
- 宿松首台车购税自助办税终端机投入使用
- 2015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下月开始申报
- 买油送米只刷卡不收现金注意
- 市民论坛发帖举报 查处超员接送学生车辆
- 一键呼叫十户联防“一呼九应”——开启农
- 今日关注:畅通渠道 依法维权
- 今起二手房营业税免征期 "5改2"政策我市陆
- 垃圾恶臭难闻 一直无人过问
- 市本级9.29万企退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