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领30套防护服、200个一次性口罩、30个鞋套、50个垃圾袋……”3月11日11时,在大观区疾控中心物资仓库,陈梦蝶正在为大观区集贤路街道工作人员登记领取所需的防疫物资。
“清点完毕,签个字!”二十分钟后,集贤路街道工作人员领齐物资离开。这是陈梦蝶在大观区疫情防控物资组工作的第三天,也是工作节奏稍微慢下来的第一天。
陈梦蝶是大观区政府办一名工作人员,也是一名军嫂。夫妻俩自结婚以来总是聚少离多,家里家外大事小情都是陈梦蝶一个人承担。
3月9日18时30分,陈梦蝶所在小区解封后,她立即向单位申请加入疫情防控工作组。半小时后,她来到大观区疾控中心物资组,开始投入连续作战的紧张状态。
“在抗疫最紧要的关头,身为一名军嫂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打头阵、冲在前。”陈梦蝶表示。
3月10日12时,城区第二轮区域核酸检测启动,当日12时前,物资要全部准备到位。3月9日晚是陈梦蝶所在的物资组最忙的时候,采购的防护服、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等医疗物资陆续送到。陈梦蝶和组员们一直忙着搬货入库、核对物资、联系采购新物资。
整整一夜,陈梦蝶都没有合眼。由于物资太多,大观区疾控中心原有1个仓库不够用,又在4楼、5楼及附近的区文化馆2楼分别增加1个仓库。“物资是以只、双、个、套、瓶等单位统计的,我们就是不停地统计、搬运和爬楼,感觉两只脚都不是自己的了。”陈梦蝶说。
3月10日8时至10时,是大观区各街道领取防疫物资的时间。大观区共有11个分指挥部,设有150余个核酸采样点,2个小时内,领取物资的人络绎不绝。各仓库储存的物资不一,陈梦蝶和组员们辗转在各仓库间,为各采样点配齐所需物资。
“干起活来,她根本不把自己当女孩,总是冲在前面,用行动诠释了‘不是军人胜似军人’的美誉。”大观区经信局副局长韦林森说。
(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