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歌和陈红夫妇表面上并不介意是否获奖。记者 王颖/摄
陈凯歌:《无极》确实有一些“冲奥”野心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为此次代表中国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无极》呐喊助威的“中国电影冲奥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影片导演陈凯歌表示:“确实有一些野心,但不体现在拿奖。”
据《北京晚报》报道,虽然肩负着各方对于《无极》“冲奥”成功的巨大期待,陈凯歌说仍然要以平常心对待。在现场他还开起玩笑,“不能因为这事疯了,你们放心,无论如何咱也不能重复‘范进中举’的事。”倾注陈凯歌三年心血的《无极》眼看到了要结硕果的阶段,陈凯歌此时却平静下来,一句“不会让这事弄得我睡不着觉”消除了对于他寝食难安的担忧。
1994年,已拿到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霸王别姬》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摄影两项奥斯卡提名,但却输给一部名不见经传的西班牙影片。如今,再次冲奥,陈凯歌平常心的背后却多了一份挺直了腰杆的强势态度。“我们应该以一种公平的、毫不理亏的姿态去竞争。中国电影的发展水平不应该让外人轻视,我们应该有这样一种心情。”谈到当年的失利,陈凯歌毫不避讳地表示,完全是由于信心过足造成,一度认为奖项不可能旁落,以至于未和评委会做任何沟通,造成双方存在误会。
比起陈凯歌,出席论坛的中影集团总经理韩三平提起《无极》似乎更加激动。韩三平用了两个“太需要”表达自己的期待心情,“中国电影太需要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中国电影一次一次接近奥斯卡,太需要在奥斯卡这个舞台上获得一席之地。”
对于《无极》的优势,韩三平总结了三点,地地道道的中国电影,最终话语权掌握在陈凯歌这样的中国导演手中;精致的制作、高额的投资;全新的电影语言,令人出乎意料、瞠目结舌。
《无极》早就确定将代表中国角逐本届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奖。昨天下午,陈凯歌、陈红出现在一个名为“中国电影冲奥论坛”上,和一群自称几年没看过电影的影评人探讨《无极》“冲奥”的前景。而昨天距《无极》的全国首映只有5天。虽然名为“中国电影冲奥论坛”,但讨论的主题仅限于即将上映的《无极》。而且除陈凯歌外,其他曾代表中国“冲奥”的导演没有出现。
陈凯歌是昨天论坛的绝对主角。他穿着宽松的毛衣出现在现场,虽然室内已经很温暖,但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摘下围巾。整个论坛期间,陈凯歌一直将双手抱于胸前。在别人发言时,陈凯歌通常是一副严肃的表情,两眼不时望天,而当与会者预测或祝福《无极》票房大好时,他就会露出笑容。陈红一直坐在陈凯歌旁边,没有发言,只是不时与陈凯歌私语或是接电话。对于奥斯卡奖,陈凯歌表现出两种矛盾的态度。
自己说不在乎拿奖
陈凯歌对奥斯卡的态度显得相当“含蓄”,称自己会以平常心态面对奥斯卡,无论如何都不会重复“范进中举”的事情。但陈凯歌在表示不在乎是否拿奖的同时,也在无意中流露出对奥斯卡的重视。
陈凯歌说:“《无极》冲奥不在拿奖,而是要在全世界文化版图上扩大中国的势力。《无极》能够获得本土观众的认同比奥斯卡拿奖还要重要。”此话刚说不久,陈凯歌就话锋一转:“媒体的关注,加上观众的喜爱,会传递给奥斯卡评委这样一个讯息:这是一部受到本土欢迎的片子……”
陈凯歌一方面对“外国人用他们的看法解释中国文化”表示不满,号召中国电影人绝不能投其所好。事实上,自从《卧虎藏龙》大“火”之后,西方人就似乎只对画面漂亮、且有“古装飞人”的中国电影感兴趣了。虽然陈凯歌否认《无极》是一部武侠片,但《无极》画面漂亮不输《英雄》,且人物全着古装,个个都会“飞来飞去”。似乎正是西方人所好。
准备好好沟通评委
很多评论家认为《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艺术巅峰。1994年,他因《霸王别姬》获得第6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却惜败于一部“不太好”的西班牙影片。谈起这段往事,陈凯歌至今还有些惋惜:“当初不知道跟奥斯卡评委沟通很重要,他们都以为我不想得这个奖。”陈凯歌表示,假如这次《无极》能入围,自己一定要跟评委“好好沟通”。
当被要求比较《无极》和《霸王别姬》时,陈凯歌给出了颇有些玄妙的答案:“这两部片子在风格上有很大区别,没有可比性。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有那么一点情怀。”像《无极》这样一部大片上映之后难免会有人称赞有人骂。陈凯歌表示面对骂声自己绝对“不会急的”。他引用了一句古语作答:“有一句古语说闻过则喜。要是上映了有人对这部片子提出意见,我要谢谢他。假如他说得不对,我们可以讨论。但我不会跟别人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