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电子商务为主的信息资讯门户网站——www.aq365.com
网站首页 | 信息资讯 | 网上商城 | 企业黄页 | 人才市场 | 供求信息 | 房产交易 | 二手市场
消费e店 | 时尚生活 | 在线影院 | flash动漫 | 笑话频道 | 真情交友 | 电子相册 | 博客日志
您所在的位置:安庆热线> 浏览正文
第一代舰载机特级飞行员郭文才:亲历首飞着舰
www.aq365.com  发布:2006-1-3 3:59:11  来自:转载  浏览:次
编者按:在现代海战条件下,没有舰载航空兵的海军不是一支真正的海军。因为岸基航空兵有限的航程限制了舰艇的活动范围,而只能在近海活动的海军是不能有效保卫自己国家海疆安全的。

  解放军报1月2日讯 日前,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笔者采访了我国第一代舰载机特级飞行员、海军某飞行团原团长郭文才。与他谈起当年“首飞着舰”时的情景,老团长百感交集。

  由于种种原因,在此之前的近30年里,中国海军航空兵在舰载机方面一直是空白。为了振兴中国舰载机事业,提高我海军远海作战能力。上个世纪70年代末,遵照上级指示,我和王恽等7名直升机飞行员接受了改装着舰训练任务。

  舰载直升机飞翔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空,在窄小的飞行甲板上起降,其训练难度着实不小。据美国安全中心统计,舰载机飞行员的飞行事故是宇航员的5倍,喷气式轰炸机飞行员的10倍,美国在实现直升机上舰过程中摔掉近百架飞机。1977年5月的一天,在上海长江口,我亲眼看到一名具有3000小时飞行经历的法国飞行员做着舰飞行表演时,因下滑线太低,飞机机轮将舰上的甲板边界灯撞坏,轮胎爆裂。老外走下飞机对我说:“Mr.Guo(郭先生),你们的舰船飞行甲板太小,你们自己是飞不了的。”我是个不服输的人。当时我就毫不客气地回敬道:“哪天,我飞个漂亮的动作给你看!”

  “外国人能掌握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我们一定要掌握得更快、更精,为国争光,为炎黄子孙争气!”这是舰载机部队组建伊始,就深深扎根于我们每个飞行员心底的追求。

  为了填补我国着舰史上的空白,我和飞行员们开始非常艰难的训练。着舰训练技术要求极高,飞机下滑进入甲板的方位、速度和高度务必准确,稍有不慎,就可能撞上舰上的建筑物,甚至滑出甲板摔下大海。当时,我们多数飞行员还没有见过着舰是什么样子。国外飞行员着舰训练有完整的训练大纲、现代化的训练基地、模拟海上平台。而我们只凭外国飞行教官带飞一两次的体会编教材,在跑道上套“圈圈”、着陆地平台、着海岛平台,使用了一些“土办法”进行探索性训练。经过一段努力,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基本上具备了着舰训练条件。

  1980年1月3日,天高云淡,碧空如洗。中国海军航空兵飞行员首次着舰在上海长江口进行。我和机组人员乘车早早来到机场,地勤人员在飞机旁列队迎接。

  “报告机长,飞机准备完毕,请你检查。”一名机械师向我报告,激动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我还礼后便和机组人员一起围着飞机开始检查。停机坪上一片寂静,只有我们的飞行皮靴发出缓慢而沉重的声音。 检查完飞机,我坚定地跨进驾驶舱,空中机械师王世荣随后关上舱门,地勤人员一下子散开在飞机的旁边。

  飞机开始启动,发动机的轰鸣声越来越大,旋翼也越转越快。旋翼卷起的寒风吹得人站立不稳,睁不开眼睛。若在以往,地勤人员都会转过身子去避风,但是,今天他们却像一尊尊雕像挺立着,眯着眼睛注视着驾驶舱,那情形不亚于送我们参加一场空战。

  接到起飞命令后,我轻提变距,柔推驾驶杆,飞机离开地面悬停,然后低着头,吼叫着冲上了天空,向长江口海上一艘舰船飞去。距舰船1000米左右,我一眼就看到了舰船后部的飞行平台,和平台上那红白黄相间的着舰标志。

  我操纵飞机在舰船上空盘旋,再次检查飞机、发动机工作情况,然后按下机外通讯按钮。

  “一号请求着舰!”“可以着舰!”

  我驾机在空中优美地划了一道弧线,改出四转弯,对准甲板降低飞行高度做减速飞行,当时舰上聚集着近百名官兵和航空专家,都想目睹海军航空兵“第一着”。

  “现在高度100,速度100,下滑率每秒1米……”

  舰上超短波电台不时传来王恽清晰而镇静的声音。按照事先研究的方案,我们要将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感受及时报告给舰上指挥员,万一发生意外,后来的同志可以总结经验,继续前进。

  此刻,长江口笼罩在一片紧张严肃的气氛中。

  飞机昂着头徐徐下滑,平台越来越近,舰上的建筑物迎面扑来。我集中精力操纵飞机,王恽认真观察舰上甲板指挥员的指挥。飞机在平台前以1.5米的高度和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进入平台。舰上的人比飞机上的人心情还紧张。

  第一次飞着舰具有相当的危险性,我也深知这一“着”的重要性。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机组人员的配合下,柔和地操纵飞机以准确的高度进入甲板上空0.25米时,稍一悬停,赶忙将变距放到底,迅速断开自动驾驶仪,直升机稳稳地落在飞行平台中央。成功了!舰上的人立即欢呼起来,不知谁还激动地将帽子抛向了大海。

  “第一着”成功后,我和战友们在随后的50多天时间里,又连续着舰训练2783次,用不到国外飞行员训练时间的一半,就掌握了着舰技术要领,参训合格率100%。从此,中国海军有了第一代舰载机飞行员。(胡宝良)

(编辑:郭彪) 打印】【关闭】【顶部
+ 相关信息咨讯

·第一代舰载机特级飞行员郭文才:亲历首飞着舰
·点评美总统新年讲话 布什的乐观与现实的尴尬
·日本明仁天皇首向二战外国遇难者致哀
·中国税收首次超过3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20%
·悬疑尽解 2005年中国经济在“争辩”中从容谢幕
·
发改委官员:初步预计去年中国经济增长9.8%
·望江县立足追赶谋划“十一五”
·太湖县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妮可赌城预支蜜月 婚期抢在前夫阿汤哥前[图]
·林志颖下战书赛车 房祖名秘训誓赢小志[图]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安庆热线”的所有作品,包括文字与图片,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