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方法,我市今年进一步扩大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自主权,允许各中等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免试招生和联合招生。而实际情况是,从中考之后到新生开学这段时间,因宏观监管不力,各类中职学校采取多种手段,展开了生源的争夺战。 目前,我市有6所中专学校和16所职业高中及职业技术学校(不包括私立联办学校和短期培训学校),这些学校都通过报纸或电视等媒体作了招生广告,并向一些中学寄送了招生宣传材料。有的学校把自身办学实力、特色专业作为重点,将包安置就业作为最大的亮点宣传;有的学校规定从校长到员工均要完成一定的招生任务,并以支付招生劳务费和其他激励措施来提高员工招生积极性;还有一些学校向学生承诺一定的优惠条件,如免费向学生赠送公寓用品,免收就业安置费,免费购买人身保险等等,以此吸引生源。 一些学校在广告宣传存在虚假承诺、片面误导、欺骗诱惑等现象。如某职业学校开办了数控专业,但该校连数控机床都没有,怎能保证学生完成学业;一些中学老师受人之托,碍于情面或受经济利益驱动,向学生片面推荐一些办学实力不强的学校和不合学生兴趣的专业,给学生造成择校误导;有一所职工技校,通过初三班主任带学生去某校参观,用不真实的宣传诱导学生预交200元教材费,如不就读该校,预交的教材费不再退还,以此套住学生;有些学校承诺,学生毕业后都去国有大型公司工作,收入可达几千元,实际上能享有这种待遇的毕业生甚少;还有少数私立联办学校,用招生专车将学生接到学校,诱导学生提前交纳学费,提前开学,以达到控制生源的目的。由于招生秩序混乱,一些同学能同时收到数所学校的入学通知书,有的同学一天能收到多个学校的招生电话,催促其报到入学。 省教育厅针对中职招生中的问题已发文指出:要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和招生市场,净化招生环境,严禁强迫学生违背本人意愿填写志愿,不得采取任何不正当的手段争抢生源,杜绝违规招生。我市中职学校首批招生录取工作已经结束,中职学校开学在即,市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最近指出,所有中考同学都有自愿选择学校的权利,即使被某学校正式录取,仍可选择自己愿意的学校就读,由就读学校办理有关学籍手续。未被招办正式录取的同学,也可携初中毕业证和准考证到所要就读的学校报名入学。希望家长和考生选择实力较强的学校和感兴趣的专业就读,切不要被一些虚假的宣传所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