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离土创业”成效显著。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凤还巢”工程和关爱“留守孩子”活动。全县13万余人的创业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吸引300余名“还巢凤”回乡创办各类经济实体,尤其是黄泥镇的境外输出呈现一大特色。每年创收达15亿元,为农村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 二是“守土创业”成果丰硕。龙头企业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力度加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块状经济逐步显现。渡民米业等8家公司被认定为市级龙头企业。槎水镇桂湾组蚕业户均产值20474元;原彭河乡人均茶叶收入达1100元。 三是“自主创业”步伐加快。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加大财政对下岗职工创业的扶持力度,树立自主创业意识。仅该县两个“创业园”目前已吸纳合作企业16家,年产值2000万元,实现税收50余万元,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近千人。 四是“二次创业”势头强劲。力促骨干企业加大投入扩模生产,通过外引内联,在加强合作中寻求发展。从“八一”纺织器材衍生的华业公司创立三年来,资产从200万元发展到3000万元,销售收入从560万元跃升至9068万元。 五是“离岗创业”成绩明显。鼓励干部职工“下海”创业,激发百姓创业热情。该县政府办一职工响应号召,以2万元起家,发展到现在已拥有资产100余万元,年销售收入近200万元,其生产的平面轴承供不应求。 六是“能人创业”效益凸现。推进“双培双带”工程,发挥基层党员的能人带动作用,引领群众致富。水吼镇由能人领办开发的旅游景点达7个,其中天龙关攀岩被定点为“全省攀岩训练基地”,“水吼农业观光园”被认定为“全国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示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