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三云是皖河农场的一名普通农妇,其丈夫余永灵原是农场伊北分场兽医,如果不是一年前余永灵身患尿毒症,夫妻俩带着两个孩子应该是个幸福家庭,从2005年3月份起,为医治丈夫的不治之症,罗三云背负了大山一样的包袱,家庭负债10万余元,尽管如此,她尽量让丈夫少受重病之痛,不让一双儿女有失学之苦,而她自己却承受了一般农村妇女难以承受的生命之痛。 2000年以前,余永灵一家是皖河岸边的一个普通人家。幸福的岁月像河水一样静静的流淌,而不幸却像一声炸雷落在了罗三云的家门口。2000年2月的一天,一向身体很棒的丈夫余永灵突感不适,头昏目眩,浑身无力,医生诊断为高血压,罗三云这才松了一口气,可吃了降压药没有什么效果,从那以后,丈夫一直是“病歪歪”的样子,从2000年到2004年,每年花去医药费6000多元,丈夫的身体一直未见好转,反而日渐严重…… 2005年3月20日,丈夫早上从厕所出来,突然一头栽倒在地上,在市区一家医院急救时,医生确诊为尿毒症。听到这个消息,罗三云跌坐在地上。 丈夫本来是个坚强的汉子,得知自己患了尿毒症,略懂医学的他感到了深深的绝望。他一连三天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拒绝治疗,妻子罗三云怎么劝都不行,只好跑到分场央求领导上门做丈夫思想工作,在分场干部的动员下,丈夫终于走出了黑暗的卧室。妻子扶着他进城做透析治疗,一周三次的透析治疗,让丈夫感到身体复原得很快,几乎和正常人一样精力充沛。妻子罗三云感到了五年来从未有过的欣慰,她日夜悉心照料丈夫,同时,她把两个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安排好。 然而,她自己却默默承受了生活与经济上的重担。每周1000元的透析费用,加上来回路费和其他药物,一年少说也要4万多元,而家里只有15亩土地,收入微薄,以前的积蓄已全部花光。至今年7月,家里已欠下10余万元的债务。 为了支付丈夫的医疗费,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她南下广州为别人打工,找了一份月薪1000元的工作,可是由于劳累过度,在一次操作中手指被绞肉机绞伤了三根,好心的医生免费为她进行了包扎。无奈,罗三云带着深深的忧伤回到了家。 罗三云一家的遭遇引起了社会各界关注,首先,农场出面为她发起了捐款行动,20多个单位1000多人捐款共8000多元,解除了她家燃眉之急;其次,大观区民政局为她办理了低保手续,使她获得每月200元的救助款。此时,在市区某省示范高中读书的儿子余烨也获得了同学们的捐助。学校为他免去了学费,班主任李苹老师为他垫付了杂费,农场中学也为女儿余庆飞免去了学杂费。 然而,丈夫的病终究一日一日恶化,一家人一个月很难吃上一次肉。丈夫在坎坷的求医路上还能挺多久?罗三云在生活的重负下还能走多远?这一家人急切地希望好心人能帮上一把。 |
| |